郎平是中国女排鼎盛时期的领军人物,为中国排球实现“五连冠”立下大功。郎平1974年入北京市第二业余体校,1976年进北京队,1978年入选国家集训队。她身体素质好,弹跳力和扣球成功率高,是世界女子排球3名重扣手之一,有“铁榔头”之称。
1976年,中国女排迎来了袁伟民教练,他融技术、战术、心理、思想、训练、队伍管理为一体,以全新的训练方式带动了女排技战术的整体提高。在中国女排孕育腾飞的时候,郎平被袁伟民教练选进了国家队。进入国家队之后,郎平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:中国队需要有实力的主攻手,在比赛关键的时刻能够一锤定音。为此,她自加压力,刻苦训练。郎平知道,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,只有不惜汗水,才能换来成功。经过努力,郎平终于在身体素质上迅速提高,在技术上掌握了主攻手特有的绝招。勤奋与刻苦使郎平赢得尊重,1981年在中国队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后,郎平获“优秀运动员奖”,并在世界排坛赢得“铁榔头”的美誉。
能够团结一致,敢于拼搏,不怕压力是郎平运动生涯练就的优秀品质。在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,球队坚持“凝聚力使6>6”的方针,团结一致,不怕困难成为女排姑娘取得冠军的法宝。郎平在队中时刻从国家的利益、集体的利益出发,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。在比赛中,她能够发挥技术优势,在球队最需要帮助的时刻,重扣得分,鼓舞志气,振奋人心。当场上出现被动局面时,郎平从不埋怨队友,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队友。女排姑娘也正是因这种团结拼搏精神,往往在险象环生之时反败为胜。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敢打敢拼的精神,在1981年第3届世界杯赛上,击败了世界排坛霸主苏联女排和日本女排,夺得中国三大球在世界性比赛中的第一个冠军奖杯。此后又再接再厉,接连夺得1982年第9届世界锦标赛和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冠军。
郎平退役后,继续从事她所热爱的排球事业。1986 年,她担任中国女排助理教练,在第10 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,中国队再次夺魁,郎平成为世界女排史上罕见的“五连冠”人物。1995年,已经退役、身在异国的郎平响应祖国号召,在中国女排最低谷的时候出任国家队主教练。在时间紧、任务重、队伍新等不利条件下,克服重重困难和矛盾,率领中国女排相继获得1996年奥运会亚军、1997年亚洲锦标赛冠军、1998年世界锦标赛亚军等优异成绩,为中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排坛争得一席之地。
2019年,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完成了11连胜的壮举,成功卫冕,十度成为世界冠军,感动了无数中国人。回顾中国女排的胜利,郎平教练的功劳首屈一指。